第49期|2007.09.10|記者:編輯部
反轉地球 花漾紐澳飛
四大議題  看南半球翻轉躍龍門
今年度遊客似乎買氣不高,說似乎,是因為不乏有旅行社不斷衝高人次及營業額,究其特質來看,業者們共同的心聲是,(一)產品兩極化,中間價位乏人問津;(二)旺季不旺,看好特殊主題旅遊;(三)商務旅遊及自由行人數繼續攀升。
綜上所述,再回過頭看南半球市場,其實大有機會!國泰、新航的增班訊息來得熱烈,新加坡航空、南非航空、澳洲旅遊局亦在此兩週間舉辦說明會,在各單位戮力祭出新發想的同時,旅行社更可趁勢發揮金頭腦奮力前進,「不怕做錯,就怕不做」,北線度過旅遊狂潮的甜蜜期,正好進入穩定持平,未來這一波消費主力會不會轉向?很可期待。

花漾紐澳非

環境所迫  撩落去再戰

相信往後回過頭看,2007年對旅遊產業來說,會產生意義。面臨淡旺季不明顯、旅客口味難以捉摸的衝擊,各線業者無不絞盡腦汁思索下一步在哪裡。而這「下一步」3個字,攸關著下一個暢旺點、下一個金雞母以及是不是能保住這一個飯碗!

大環境有多糟,綜合各家業者看法及市場風向約可歸納如下:

《1》邊緣化效應

近幾年來,許多駐台旅遊局紛紛撤出台灣市場轉投大陸市場的懷抱,此一現象無可厚非,因為站在世界觀的角度來說,台灣的出遊人口相較於對岸大陸市場就像是鹽灑進海,而各旅遊局的轉戰無非因應該國策略。

其次,相信近期出訪的業者都不難察覺,從早先世界各地的日文版資料提供,到近期除了簡體中文版之外,韓文字成為新的族群,台灣在幾個大市場的夾攻之下,要殺出一片天的確辛苦,然此為世界局勢變化,僅能多做觀察。

相對的,目前南半球在台灣的推廣觀光單位包括南非聯絡辦事處、非洲駐華經貿辦事處、澳洲旅遊局、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旅遊局、紐西蘭觀光局,在推廣旅遊上提供了相當大的助益,同業間積極的互動,最終也為駐台單位在台推廣提出實質的戰績,正向循環而鞏固台灣市場。

《2》不景氣

大環境的不景氣的確影響到每個層面,加上民生物資多項看漲,相對讓民眾出國意願躊躇,但仔細觀察,參加國旅的民眾還是大有人在、高價餐廳仍然大排長龍,所以在市場上流通的這些金錢不是不見了,是因為保守而轉向了;從可達成高消費的族群來說,他們的心態是「不怕貴,怕不好吃」,相對的旅遊心態也是「不怕貴,但要夠特別」,去年底開幕的寶格麗峇里度假中心,半年之內台灣人居其客群前3名內的佳績令人咋舌,可見消費者真的不是沒錢出去玩,而是要想辦法誘他出去玩。

《3》匯率高

包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歐洲、泰國…等,近幾年或近期都有明顯的匯率上揚姿態,相對也讓業者操作困難,困難度在於要開口跟消費者解釋此一部分的成本,但其實這是大環境使然,「一分錢一分貨」的成本概念對於手上有錢的消費者來說,是能夠理解的;油價頻漲,大家哀聲不絕但路上的車還在開、天上的飛機還頻密著載運遊客,只要有需求,供應商的角色就有利基。

《4》市場混沌難測

以紐澳非三地而言,澳洲算是成熟的市場,甚且有點熟過頭了—不過,這個情形是因為回頭看低價、血拚、買人頭的過往,而從去年起在航空公司、旅遊局、旅行社的合作下,此一市場開始推出針對族群或主題的旅遊,找到新的定位點,雖然才剛起步不久,但相信會是一個好機會。

或許旅遊很難去預估風水輪流轉會轉到哪裡,但就像北海道會爆紅一樣,也就因其難以掌握,置身其中發掘新商機,總是有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刺激感,「沒有死市場,只有死腦筋」,能夠吻合時局推出打動人心的產品,就有可能穩坐獲利的江山。

非洲 除了這裡
還有哪裡看動物大遷徙?

非洲,可說是得天獨厚的一塊旅遊景點,目前包括國泰航空、新加坡航空、南非航空、泰國航空、肯亞航空、馬來西亞航空、摩里西斯航空、海灣航空等,都有航班可飛抵約翰尼斯堡、開普敦或奈洛比。

《優勢》

非洲可以提供的旅遊經驗相信在其他陸塊難以比擬,透過旅遊頻道的播放,馬賽馬拉、賽倫蓋提的動物大遷徙成為遊客心中的神秘旅程,兼之以當地發展良好的住宿點,隱匿在叢林中的旅店或別出心裁的樹屋,都可以在動物的低吼夜晚中睡去、醒在動物成群結隊喝水吃草的清晨,這樣的誘惑力,相信可以吸引到熱愛生態旅行的小眾。此外,探訪吉力馬扎羅火山在日本為一主題旅遊的熱點,業者也可考慮作為主題包裝。

《劣勢》

南非的治安透過各國傳媒的報導,多少對於旅行有殺傷力,在資訊快速的今天,小事件產生的蝴蝶效應每每讓業者頭痛,但除卻此一較具變動的影響,非洲的旅遊資源豐厚;之前曾有業者包裝ROVOS(非洲之傲)及Blue Train(藍色烈車)產品,雖未在市場創造遊客量,但對於非洲旅遊來說,也是重要的指標產品之一。

澳洲 成熟的旅遊地點 
新鮮的旅遊點子

全世界最會玩、最愛玩的就是澳洲人,也因此澳洲的旅遊資訊,小至摺頁、大至旅遊概念都有出人意表的操作成熟度,目前業者多用華航、長榮、新加坡航空、國泰航空、澳洲航空包裝產品,機位數充足,更為澳洲旅遊提高加乘指數。

《優勢》

會有業者講到澳洲時搖頭,因為被shopping和買人頭做壞了,但正面思考,這正是一個市場將要重新再起的新機會,台灣的M型社會已見雛型,高價位的旅遊商品正適合在此時殺出。而澳洲旅遊局及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觀光旅遊局亦在2007年推出多項旅行重點,令人驚喜。以澳洲的旅遊型態而言,目前有獎勵旅遊/親子旅遊/粉領新貴旅遊/團體旅遊/打工度假等多元發展,之前國泰航空推出針對粉領新貴的旅遊產品在市場上也受到看好,未來在酒莊旅遊/季節旅遊/農莊旅遊等都令人期待,而澳洲航空也將在下半年度投入高端市場,相信群策群力的效應會慢慢發酵。

《劣勢》

澳洲目前進入舊產品缺乏新鮮感、新產品尚未成氣候的時期,借鏡歷史,這其實是一個新時代要興起的前奏,對於消費者來說,行之有年的產品仍然可被接受,但相對就無法促成「旅遊慾望」,慾望必須是新鮮的、刺激的、具話題性的,本次透過澳洲旅遊局舉辦的新品發表會(本刊第10、11頁),可以看到業者的心聲與發想,期盼澳洲市場經過一番腦力激盪,可以有創新的利潤空間。

紐西蘭 安適自在
健康滿分純淨地

「魔戒」效應在前3年為紐西蘭旅遊做了最佳的宣傳,然而在此效應之後,相較其他旅遊地區而言,航班的減少對於操作來說更形不易,目前操作的航線為長榮直飛奧克蘭或搭乘紐航經香港中轉,國泰航空、新加坡航空也可經轉機抵達紐西蘭;除此之外,紐西蘭觀光局台灣區經理劉碧珍更提出另一新的飛航思維,包括搭乘亞細亞航空經東京轉機、搭乘大韓航空經首爾轉機、搭乘馬來西亞航空經吉隆坡轉機之方式,或可成為下一個思索的旅遊模式,而若可在轉機點中停,是否更有可能吸納潛在的客層?

《優勢》

Pure~純淨的紐西蘭在消費者心中深植印象,而近幾年來針對小團體隨意行/健行/單車旅行/露營車旅行也擴大了玩樂紐西蘭的方式,美食、山川壯景也是紐西蘭雄厚的本錢之一;在航班數少的狀況下,朝較高利潤的產品發展,也相對鞏固了紐西蘭的旅遊品質。

《劣勢》

目前航班數對於推廣紐西蘭來說,的確是較為吃力的部分。但從紐西蘭打工度假簽證反應熱烈的狀況來看,青年客層前往紐西蘭的意願相當高,長此經營下去,創造的需求量或者可以刺激機位供應的產生,進而吸納更多的目光焦點在這個南半球的純淨之地。

紐澳雙國遊   商機再發想

目前市面上有業者以長榮航空直飛紐西蘭及澳洲優勢,推出「紐澳雙國遊」的產品,對於消費端來說,飛往南半球若可一次玩兩國,不失為一個大誘因,並且此一思維可擴大各家航班混搭包裝的新可能,若將紐澳視為一區塊也可推出美容旅遊、莊園旅遊、時尚旅遊等新點子,走向高端市場,或者能成為純澳、純紐之外的另一條黃金產品線。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