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全球疫情後旅遊市場快速回溫,尤其亞太區航線需求大增,為了擴充運能、搶占市場,各家航空公司除了強化現有的座艙硬體外,最快的策略莫過於引進新型機隊。隨著立榮航空7/25與ATR飛機製造公司簽署全新客機的採購合約,宣布將斥資4.37億美元,引進19架配備PW127XT新型發動機的ATR72-600,並額外保留3架航機採購選擇權,不僅為布局國內線經營與邁向永續發展奠定利基,也宣告台籍各大航空已進入全面化的機隊升級戰。
與其在本島+離島航線分庭抗禮的華信航空,同樣針對麾下的ATR機隊持續汰舊換新,除了今年預計再引進多架ATR客機外,也已於去年底宣布再簽ATR72-600的訂單,預計2026年交付。
與華信航空同屬華航集團的台灣虎航,除了在近日將接回今年度第2架A320neo加入機隊,明年更將加速新客機的導入,預計在2027年之後麾下15架客機皆升級為A320neo,並將平均機齡降至3.5年,進一步強化在區域航線的拓點。
而回到母公司的層面,逐漸形成三強鼎立的華航、長榮、星宇,則早已各自展開千億級別的機隊採購戰,力拼建構出能獨步台灣的旗艦機隊。
4月底華航便宣布與空中巴士簽署10架A350-1000廣體客機訂單,包含5架選購權,預計2029年起交付,隨後投入北美與歐洲長程航線,而6月中旬的董事會更拍板加碼引進5架A350-900客機。綜合來看,華航除了持續引進的A321neo客機外,還有24架B787-10、10架A350-1000客機、10架B777-9廣體客機、4架B777-8F貨機等,積極建構龐大的洲際機隊意圖十分鮮明。
而坐擁B787夢幻客機,加上過去引進的B777-300ER,早已建出龐大長程機隊的長榮航空,除了過去訂購的夢幻客機預計在近幾年陸續到位,成為支援長程與區域航線運力需求的基礎之外,與空中巴士簽定最大購機案的訂單也將在2027年開啟交付,屆時總計有24架A350-1000型廣體客機,以及18架A321neo型窄體客機陸續加入,進一步強化整體機隊的規模。
不讓2位老大哥專美於前,星宇同樣在6月宣布斥資千億台幣與空中巴士簽約採購10架A350-1000寬體客機,將讓未來A350-1000機隊總數達到18架,首架客機預計年底正式交機。由於已訂購未交付的飛機尚有6架A321neo、6架A330neo、18架A350-1000,以及10架A350F,隨著客貨機全數交付後,星宇將一舉躍升為總數近70架空中巴士機行的龐大機隊,與台籍傳統航空雙雄平分秋色。
從台籍6大航空公司紛紛展開引進新型客機計畫,其實不單單追求機隊年輕化,更是反應了各大航空對於市場競爭、營運效率、品牌策略、永續目標與未來航網發展等多重因素的決策,這股「機隊升級潮」不只是硬體的汰舊換新,更代表台灣航空產業正全面進入後疫情時代的新階段,力圖在服務為王的時代率先站穩一席之地。
不過當台籍航空們紛紛引新機,以此作為拓點、增班的動力時,外籍航空亦虎視眈眈台灣市場的發展潛力,但在過去占比極高的兩岸市場尚未復甦的情況下,為數龐大的新機所帶來的座位數與運能將能在哪些市場進行消化,值得觀察。
總編輯 王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