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航空市場迎來榮景,以台籍航空4雄累計1~2月營收來看,長榮、華航都超過350億元,分別寫下367.2億元及353.2億元的表現,年增率方面則以華航成長近1成的幅度,略高長榮的7.385%。若以累計年增率來看,則由星宇航空憑藉著42.89%的表現勇奪冠軍,台灣虎航則以12.65%的成長緊追在後。也因為客、貨運市場都持續看俏,促使著各大台籍航空的千億機隊汰換計畫正加速運行中,為航空市場正式開啟史上最大的交機熱潮。以華航為例,日前與空中巴士正式簽署10架A350-1000廣體客機訂單,並包含5架選購權。新機隊預計2029年起開始交付,將投入北美與歐洲長程航線,進一步提升華航全球航網競爭力。不僅如此,除了同步將引進777-9客機、777-8F貨機外,華航過去已超前佈署的24架波音787客機訂單也預計今年開始交機,已可預見屆時華航將建構出極具規模的旗艦機隊。
已擁有充沛的787-9、787-10夢幻客機,加上過去引進的777-300ER客機,讓長榮早一步領先市場搶先組成龐大的長程航線機隊,今年更預計再引進5~6架新機,這筆布局多年的夢幻客機訂單預計於2029年全數交付完畢。同時,過去斥資百億美元創下最大購機案的空巴訂單也將開始啟動,預計於2027年起陸續引進18架A350-1000型廣體客機,2029年起開始引進15架A321neo型窄體客機,進一步強化整體競爭力。面對雙雄正在加速引進客機的激烈競爭,已連續2年營運成長率領跑台籍航空的星宇,麾下的空中巴士機隊也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增加中,今、明年預計分別交付7架、14架新機,屆時機隊總數便可望增加至48架。隨著新客機持續交付,除了北美航線繼續增開外,也將進一步把飛航戰線拉到同樣受到旅客歡迎的歐洲,與雙雄分庭抗禮。
可以看見,除了將戰場鎖定在區域航線的台灣虎航之外,以洲際為主要目標的台籍航空三雄皆在長程客機引進的賽道上加足馬力。
然而不可忽視的是,疫情對航太產業的影響至今仍餘波盪漾,畢竟在波音、空中巴士2大巨頭已壟斷近8成的市占表現下,飛機製造商供應鏈的穩定性與否,高度牽涉著正等待新客機加入來拓展市場的航空公司們。
以波音為例,雖說去年12月共交機30架,已相比前1個月提升,然2024年全年只交付了348架飛機,這是自COVID-19疫情以來的最低紀錄,相比2023年的528架更是少了30%之多。而老對手空中巴士則是趁機加快交機速度,2024年累積交付766架客機,寫下2019年以來最高紀錄。
雖說2大飛機製造巨頭交付速度不一,但當這股已經在全球蔓延的搶機潮繼續發酵,飛機製造商的交機時程只會不斷拉長,屆時除了等待新機交付外,航空公司的改艙進度與航機維修能力也備受考驗,而消費市場首當其衝的影響,便是因供應鏈問題造成缺機而提升的票價,屆時只會繼續向上攀升。
總編輯 王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