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泰勒絲經濟學」(Taylornomics或Swiftonomics)一詞不斷被經濟學家所傳唱,尤其當新加坡場演唱會可望為該國帶來高達5億星元(3.72億美元)的旅遊收入時,再度讓各界看見泰勒絲(Taylor Swift)的強大魅力、在各個巡迴國家演出時所帶動的巨大商機,以及如新加坡等國在積極爭取下的背後算盤。
彭博於2022年創立的「泰勒絲經濟學」一詞,不單指這位巨星第6次全球巡迴演唱會─時代巡迴演唱會(The Eras Tour)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而是藉著演唱會的載體之下,所衍生出週邊消費趨勢,畢竟在肉眼可見的經濟衰退之下,仍有無數人願意耗費大筆預算,從全球飛往舉辦地,在體驗過精彩的震撼演出後,繼續在當地進行消費,與過去「小確幸」的概念相左,卻反而映襯出後疫情時代人們更願意及時行樂的消費思維。
這個跨越2023~2024年、橫跨5大洲、152場的巨型巡迴演唱會,分別巡演了北美洲、拉丁美洲、亞洲、大洋洲、歐洲。由於2023年3~8月在全美20座城市巡迴53場的演唱會,成功帶來57億美元的經濟效益,遠高於全球50個國家的GDP加總,鑑於其的巨大影響力,當巡迴計畫正式開展時,單單亞洲市場便吸引了眾多國家、地區積極爭取。而經過一番角逐後,新加坡最終成為泰勒絲日本東京巨蛋連續4場演出之外,唯一舉辦6場的幸運國家。
來看日本、新加坡所締造出的經濟效益,早在2015、2018年便爭取到泰勒絲舉辦的日本,不僅此次締造了外國女歌手在日本連續舉辦最多場次的紀錄,由於票價相對歐美場次便宜,成功吸引到許多國際客專程前往。根據日本研究機構Economicimpact.net統計,2月份的4場演唱會經濟聯鎖效益達到341億日圓,若單以舉辦地東京來看,亦有243.7億日圓的佳績。
而新加坡的6場演唱會,不僅30萬張門票全數售罄,連帶使得入境航班大增、酒店住宿爆滿,更預估帶來超過5億星幣(約3.72億美元)的相關收益。更深一層的探究,借助著這位天后的蒞臨,與之受惠的是新加坡在文化、藝文、觀光領域的全球能見度,甚至遠比於任何新加坡主題的全球性廣告都更為加分,以此成功扭轉新加坡過去著重於經濟的國際印象,逐漸轉成為一個更有趣、吸睛的旅遊目的地。
也無怪乎許多向隅的東南亞國家紛紛指責新加坡藉著巨額補助來爭取東南亞演唱會場次的獨家舉辦權;新加坡政府則在國會指出雖有補助金額,並不如外界所臆測的巨大,反觀所帶動的整體效益與策略價值,都遠遠超越補助款項。
從泰勒絲的巡迴演唱會中,不僅看到亞洲各國期盼爭取其落腳該國、怕落於他國的「錯失恐懼」(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的心理;也能看見在後疫情時代消費者更願意加倍付出換取身心靈滿足的旅遊意願。最後回到台灣來看「泰勒絲經濟學」,站在官方角度,如果要爭取到高知名度巨星的巡迴演唱會到訪來創造經濟與觀光效益,撇除掉不可抗的政經因素外,要考量的點包括大型硬體是否能滿足、是否有編列相關預算作為後盾,且與其他國家更為突出的優勢為何;而站在觀光產業面來看,則可看出當推出更具吸睛度、跳脫常規性的特色旅遊商品時,在後疫情時代的消費氛圍下,自然能吸引消費者掏腰包,甚至掏出相比過往更高昂的預算,因為是現今社會下不可逆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