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想寫這個題目,是因為日前看到一篇「美國5年後還會剩下哪些報紙?」的文章而心生同感。文章開門見山地指出美國報業在面對數位衝擊時所面對的困境,雖然歷經數波大幅裁員、減張,但仍無力回天,這個場景搬到台灣來也似曾相似。那麼5年後,台灣報業到底會剩下那幾家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美國報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2009 年是美國報業最壞的一年,有西雅圖《Post Intellignecer》與丹佛《Rocky Mountian Post》兩大報先後關門。另外兩大報,《舊金山記事報》與《波斯環球報》也岌岌可危,最後在工會做出重大讓步,同意資方裁撤數百位高薪的記者與編輯之後,才得以倖存。
事實上,全美各地的報業工會都面臨相同的困難處境,不是讓步,就是報社熄燈,由於報社已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迫使報老闆強力裁員,單在2009 年,全美就裁了15,000人,之後兩年間,又裁撤了6,700人,這都是勞工局公布的數字,檯面下的統計數字遠高於此。但明眼人早就看出,報業的「冰河期」還沒正式到來,現階段的裁員、減張、削減地方記者或縮小地方新聞中心規模,都只是報業給自己買時間,不過這麼做所能買到的時間也很有限,因為美國讀報人口的平均年齡是56到60歲,這一年齡層不但在快速凋零中,也是最不容易被廣告吸引的族群,對報業來說是一個壞的組合。
現階段美國報紙的發行量,正以每年 8%到10%的速度下滑,今天報紙之所以還繼續存在,是靠降低成本與提高訂報費來支撐,但這猶如在「鎖螺絲釘」,總有一天會到鎖緊轉不動的時候,這是簡單的財務問題,與報紙、內容、上層或下層員工,都沒有多大關聯,「新聞」本身仍是被需要的,只是「載具」隨著科技發展而改變了。
由於網際網路的興起,加上行動載具如「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愈趨成熟,紙張不再是新聞的最佳載具,因為讀者只要「看」新聞,而不一定是要在紙張上看,你是不是也發現,在捷運上用手指在手機或平板電腦上滑來滑去的人愈來愈多了?
也因此有市場專家提出了頗具建設性的提意,與其把半數以上的經費用在紙張、油墨、發行上,不如停止印刷改出電子版,贈送智慧手機或平版電腦,內建閱讀器或新聞App與讀者簽約3年。這樣既節省大筆的經費,讀者簽約又有保證的收入可供穩定發展。這也是一種「訂報」的概念,只是讀者不再直接繳錢給報社,而是由電話公司代收報費。
《紐約時報》數位化就是一個轉型成功而獲利的案例,據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最新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紐約時報》自從2010年發行收費的電子報之後,電子報的數位營收已達6000多萬美元,如果再加上廣告營收、新聞置入等,年數位營收高達2億美元,已超過編輯部門的支出,所以排除傳統上的感情因素,理論上來講,《紐約時報》已經可以關掉印刷機的電源了。
好,那麼回頭來看看台灣,5年後還會剩下那些報紙?如果從美國的經驗來看,只有兩極端的報紙會倖存,一端是超級大報如《蘋果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與《自由時報》;另一端是超級小報,像是地方或社區每週發行一次的免費報。但是當習慣看「報紙」的讀者逐漸凋零後,也是印刷機停止轉動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