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中華觀光管理學會永續長莫桂娥、國家公園署副署長陳貞蓉、中華觀光管理學會理事楊明賢、國家公園署署長王成機、中華創意旅遊發展學會理事長吳政和教授。
作為年接待量可達2千萬人次的國家公園,一直以來兼具著環境保育、寓教於樂與自然保育的複合式功能,也成為全球在追求永續發展時,台灣能面向國際的最佳平台。為了讓署裡同仁、在地社區、觀光產業全面整合,國家公園署特別攜手中華觀光管理學會舉辦「2025年度國家公園低碳生態旅遊教育訓練」,藉助專家學者們對於旅遊產業的熟悉、學術界的豐富學識與經驗,以「淨零轉型—從學理到實踐、由理念走向行動」為核心主軸,從課程培訓、遊程規劃到實地走訪一次囊括,也促使政府政策能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進而創造多方共推台灣永續低碳發展的願景。
中華觀光管理學會理事長吳菊(育達科技大學校長)表示,近幾年全球倡導永續、ESG等概念的呼聲越來越高,促使許多業務範疇能跨足觀光、旅遊性質的公部門,開始思考如何與永續發展、永續旅遊的連結。
以國家公園署為例,過去側重於國家公園、海岸、濕地保育的任務,然深感自身坐擁豐富自然資源的永續發展優勢,可多方串聯、進一步與國際對接,然而要有效切入觀光領域,便需要專家們協助與引導。因此在中華觀光管理學會榮譽理事長李銘輝的號召、永續長莫桂娥(萬能科技大學主任)策畫之下,從學界的專業、產業界的需求出發,全方位盤點國家公園署的資源與資料,從教育訓練、資源盤點,到針對9座國家公園的永續旅遊路線優化與提升,以及最終的推廣行銷等面向著手處理,進一步提升台灣的永續競爭力。
▲為了與永續觀光的國際趨勢對接,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特別攜手中華觀光管理學會舉辦「2025年度國家公園低碳生態旅遊教育訓練」。
全面盤點台灣永續量能 目標成為綠色採購首選
此次教育訓練課程特別由中華觀光管理學會邀請到專業學者與業界專家打造完備的師資陣容,講授碳管理策略、永續發展趨勢及國際案例分析,並安排實地觀摩,從社區、政府、產業3方面整合,組成推動淨零轉型的關鍵力量。
吳菊指出,透過教育訓練的推動、遊程的規劃,可望達到3大目標,包括:
1.盤點國家公園署的資源,讓觀光產業真正認識國家公園、海岸、濕地與永續及ESG的關係鏈;2.讓政府與觀光產業有效對接,協助國家公園署順利達到永續減碳、推動生態低碳旅遊的目標。
而第3點,也是最重要的遠期目標,是讓台灣做好永續與低碳的準備,國家公園署的責任是生態保育與教育,但要成功邁向低碳旅遊,需要從遊程、環保旅行社、環保餐廳、環保旅館等觀光產業鏈全數囊括、重新建立,並且透過低碳排的精準計算,才能制定出完善的綠色低碳旅遊網,進而成為被國際綠色採購的對象。
▲在中華觀光管理學會的用心規劃下,兼具理論知識與實地走訪的訓練課程深獲國家公園署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