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之河「恆河」見證印度人的生、老、病、死,它神聖的能救贖萬物,洗滌不潔的靈魂;卻也乘載了印度數億人民的平凡日常,舉凡:吃喝、拉撒、洗衣、沐浴等,恆河流淌在無數印度人的血液裡。而恆河流域的瓦拉納西更是被稱為印度聖城,在鹿野苑窺見佛陀初轉法輪,於是往後數年間便於各地傳授佛經:靈鷲山講述法華經、舍衛國傳道數十載、維舍離首次接受比丘尼修行,最終在拘尸那羅歸於涅槃。
▲瓦拉納西這座古城位於恆河畔,孕育出佛教與印度教,可說是印度的耶路撒冷。
馬克吐溫旅居瓦拉納西時曾驚嘆道,即便只是瞬間一眼,相信也不會有人願意將這短暫一瞥與世上其他的奇景風光交換。足以說明永恆之城瓦拉納西的獨特,印度的8大聖地之一瓦拉納西是印度的耶路撒冷,這座古城位於恆河河畔,古老神聖的恆河澆灌了流域的文明啟蒙,恆河全長2,510公里,是印度人安身立命的生命之河,釋迦摩尼佛陀曾於瓦拉納西以恆河的水來比喻無量無邊的眾生。
根據記載,佛陀悟道後,遇見因誤會而背棄佛陀的5位侍者,然而因佛法無邊感動5人成為比丘,為紀念此事件,此處建有五比丘迎佛塔。五比丘跟隨佛陀進入鹿野苑,他們聆聽佛陀講授佛法,並有所證悟,五比丘便成為佛陀最初的弟子,於是佛、法、僧三寶致此圓滿集結成就。
尋訪舍衛國、靈鷲山 轉經輪講述多部經典
舍衛國為2,500年前北印度最強大的橋薩羅Kasala國首府,釋迦摩尼佛陀於此弘揚佛法數十載,並於此講述金剛經與阿彌陀經2部重要的經典。在偌大的園區中,「祇樹給孤獨園」曾是佛陀安居的住所,探訪園內遺跡便能見到當時講述經典的石砌磚台,繼續走訪能看到佛陀曾安居過的住所「犍陀俱提精舍」,與給孤獨長老所建原為7層的「拘賞波俱提精舍」。另外,圍繞在王舍城周圍的五山之一靈鷲山也是佛陀講述經典的重要遺址,沿途可見阿難尊者等許多佛陀弟子修行的洞窟,佛陀於靈鷲山宣說法華經、摩訶般若羅蜜經、觀無量壽經等多部經典。
探尋最後的弘法之地 參拜涅槃樹下緬懷佛陀
佛陀最後的弘法之地─維舍離(玄奘法師譯作吠舍離),是佛陀首次接受比丘尼修行之處,佛陀在重閣講堂進行最後一次宣法,隨後便預言自己即將入滅,前往拘尸那羅,而在佛陀滅度後百年,在此城中,進行了第二次經典結集,造成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開始了佛教部派佛教時期。據「大般涅槃經」記載,佛陀在拘尸那羅的阿利羅跋提河兩棵娑羅樹間圓寂,後人為紀念佛陀,便於臥佛殿前種植兩株娑羅樹,時至今日仍可見到許多僧侶跪坐此處誦經參拜。
▲位於瓦拉納西的鹿野苑是佛陀初轉法輪之地,後世國王建造許多高塔以宣揚佛教,現存的達美克塔遺跡能從外牆的精緻浮雕,一窺佛教在當時的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