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提到基隆,總是與雨畫上等號,這個位於台灣最北端的都市,早在17世紀左右便有外來移民入墾,加上依山傍海的自然資源,讓基隆營造出傲居各縣市的獨特歷史與文化。然而,近幾年來當人們再次提到基隆時,取而代之的卻已經是郵輪母港、海洋城市等其他代名詞,顯示出基隆已經出現全方位的翻轉,而背後的靈魂人物便是基隆市市長─林右昌。
基隆市市長林右昌
由於從就讀大學、碩士班期間,便主修景觀設計、建築與城鄉研究等類別,讓林右昌對於城市的整體品牌定位擁有更精準的見解,因此當他於2014年正式接任基隆首長一職開始,便積極將基隆的品牌定位導向「海洋國家門戶」與「台灣郵輪母港」2大主軸。
林右昌表示,海洋是基隆與生俱來的獨有特色,倘若善加運用便能成為自身優勢之一,尤其近幾年來,郵輪已經成為觀光顯學,僅以去年為例,在多艘國際郵輪的彎靠下,基隆港便迎接了94.6萬人次的旅客,幾乎占據了全台客運量的9成之多,由此可看出郵輪已經成為基隆清晰的品牌形象。
而這個品牌形象的建立,是來自於各項郵輪大型硬體相關建設的推砌而成,由於基隆市府早於多年前便開始擘劃,因此今明2年開始迎接甜蜜的豐碩成果,不僅將讓基隆的海洋城市形象更加穩固,也朝向林右昌心中「大台北首都圈-海洋的門戶」的藍圖穩步邁進。
盤點基隆發展郵輪優勢 港口直抵市中心成為利基
林右昌表示,郵輪之於基隆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因此在郵輪觀光發展上,不論是母港、掛靠港,抑或是近幾年盛行的FlyCruises等,對於基隆來說,最重要的第一要務便是如何將旅客留下來。
基隆港與其他母港不太一樣,郵輪靠港後等於直接抵達最繁華的市中心,這是環顧亞洲乃至世界的郵輪港群中,都極為罕見的優勢,當旅客通過便捷的通關抵達基隆港後,不需要接駁便可以直接遊覽這個古都的繁華與歷史。
不僅如此,基隆不僅僅只有基隆,它更是東北角與北海岸兩個海岸線的軸心,同時背倚大台北首都圈,旅客不論是前往九份、金瓜石、北海岸甚至台北,短短的一小時內便可以玩山玩海,或是直抵台灣最繁華的市中心,對於旅客來說,都充滿了強大的吸引力。
瞄準郵輪觀光潛力 各項大型建設陸續完工
對於基隆來說,郵輪市場是邁向國際化的重要指標,因此在相關硬體建設上早已進行多時,而當這些整備工作陸續完工,正好迎接後疫情時代的到來。
林右昌表示,隨著旅客對於郵輪旅遊需求的持續增加,國際郵輪彎靠台灣的噸位數越來越大,等級也越來越豪華,當動輒數千人的進出關,通關速率、服務環境、舒適性便至關重要。
有鑑於基隆港旅運服務的不足,交通部特別提撥4.9億元的經費增建旅運設施,包括東岸旅客大樓外觀與空間都進行改善與新建,預計今年下半年完工。
除此之外,東岸旅運大樓今年已完成4閘雙向第三代自動通關系統驗收,隨著第一期工程於6/30完成後,通關速度從每小時1,300人提升至2,800人,而第2期工程預計11月左右整個完工,屆時整個旅運通廊將可同時運作兩艘郵輪靠泊進行進出關作業,整個營運乘載量大幅提升。
而西岸旅客大樓則配合基隆港務分公司的西3改建工程,預計今年底完成4閘雙向第三代自動通關的建置,隨著整體建設於明年完工後,通關速度則從每小時800人次提升至2,800人次。
而最讓林右昌興奮的是,莫過於早於3年前啟動的基隆西2至西4碼頭改建工程竣工,不僅碼頭長度約550公尺,水深更達負11公尺,可提供22.5萬噸超大型國際郵輪靠泊,該郵輪不僅是個郵輪航商現行最大規格的旗艦郵輪,超過5,000人的乘載數,更預料帶來更多郵輪觀光財。
各項建設跟著動 市港再生標竿計畫讓基隆轉型
除了郵輪外,基隆轉型的動能還來自林右昌所提出的「市港再生標竿計畫」,在這計畫之下,涵蓋了「城際轉運站」、「國門廣場計畫」、「西二、西三倉庫旅客中心」、「西岸會展旅運智慧大樓」、「市火車站南側停車場」、「山海城串聯再造計畫(希望之丘)」、「東三東四旅運設施增建工程」、「軍港碼頭遷移」等大型計畫,全方位營造港、城、丘三大區域。隨著計畫的陸續完工,未來從西456號碼頭至東4、5號碼頭,都將成為郵輪娛樂港的範疇,更能同時停泊5艘郵輪到港。
為此,搭配整個環境需求,基隆市府持續在交通的建設上,如未來連結市公車、國道/省道客運、火車、捷運等多方運輸的「基隆城際轉運站」預計明年7月底完工,它不僅可滿足基隆市民的通勤需求,更能將旅客來回運輸,成為「國際級公共建築」。林右昌表示,由於計畫已經進行多年,預計將於今明兩年陸續完工,明年更會是集大成的收成年,將讓人看見更不一樣的基隆。
看見過去、現在、未來基隆將成為各縣市的標竿隨著各項建設的完工,將讓基隆出現脫胎換骨的轉變。在2021年9月底、10月初基隆將舉辦一連9天的「基隆城市博覽會」,將成為基隆轉型的最佳示範。
由於基隆就是個經由設計改變的城市,因此博覽會將跳脫出過往建築內的狹小空間策展模式,基隆市府將把整個城市都作為展場,從市區到水岸,都將成為博覽會的舞台。第一個市區主展場將從西岸碼頭倉庫一直到太平山城、城際轉運站、東岸商場、海洋廣場、文化中心,到東三、東四號碼頭旅運大樓與義二路豎梯地標等龐大範圍。
第二個展場則從正濱舊漁會大樓、正濱漁港延伸進和平島廊帶,第三個則在潮境公園一直連結到望海巷水岸、海科館、八斗子等,透過這些場域不只呈現靜態展覽過程,更展現了基隆的轉變之下,過去、現在與未來之貌,彰顯基隆整座城市的發展、空間策略、產業發展概念上的進步,相信能成為台灣其他縣市可以學習參考的標竿城市。
▲基隆市府全面加速推動「市港再生標竿計畫」、「基隆城際轉運站」等建設,帶動基隆轉型。
▲基隆市市長林右昌所提出的「市港再生標竿計畫」,是基隆轉型的最大動能。
▲基隆港與其他母港不太一樣,郵輪靠港後等於直接抵達最繁華的市中心,這是環顧亞洲乃至世界的郵輪港群中,都極為罕見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