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期|2007.12.27|記者:曾瑋琪
山西旅遊熱點之一 大同
(圖片提供/山西省旅遊局)

石窟文化迷人 上萬佛像奇景必看

雲岡石窟

被列為世界遺產的雲岡石窟,大概是許多人選擇前往山西旅遊的首要理由。位於山西北部武周山南麓的雲岡石窟,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並列為中國3大石窟。據推測,雲岡石窟於北魏中期開鑿,其後長達60年期間陸續經歷滅佛、復法、修建期,石窟各佛洞依山開鑿,東西綿延超過1千尺,現存洞窟超過40個,共鑿有51,000尊佛像,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超過10餘公尺,最小的則僅有2公分。就藝術價值論,這裡的佛像造型揉合秦、漢雕刻藝術風格與佛教宗教精神,甚為壯觀。雲岡石窟不僅是當時石刻藝術之冠,各種佛教藝術造型更在此融會貫通發展成獨有的「雲岡模式v。

五台山

有「華北屋脊」之稱的五台山,因五峰外型如拔地而起的五根擎天大柱而得名。相傳這裡最早為道教修練場所,漢代起佛教逐漸傳入中國,相傳文殊菩薩在此修行、居住,東漢明帝更親賜大孚靈鷲寺寺名(今顯通寺前身),而成為中國最早寺院,讓這裡逐漸成為聲名遠播的佛教聖地,並為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唐代時這裡群聚的寺院就多達360餘處;到了清朝,隨著喇嘛教傳入五台山, 出現了特色各異的青、黃二廟;再加上這裡有中國唯一道教石窟,增添這裡宗教色彩,而成為集自然風光、歷史文物、宗教藝術與民俗風情的旅遊景區。

懸空寺

位於北嶽衡山的懸空寺,被認為是「衡山第一奇觀」,因其建立在高達5千公尺的陡直峭壁上,光是沿梯而上,都讓不少遊客感到膽顫心驚,教人更難想像古時候科技、建築、設備不如今日,古人如何克服險峻環境,在懸崖上蓋了這座懸空寺?這座初建於北魏時期的寺廟,是因當地常有雷風暴雨且河水氾濫,北魏的了然和尚與當地居民遂興起建寺,藉以鎮壓藏在水中的「金龍」,當初建寺的理由很常民、實際。寺廟面向西方,且寺廟裡頭結構完整,就地取材選用當地屬油性松木建造而成,是一結合力學、美學與宗教意義的廟宇。今日所見最高建築約距離地面50公尺,但這銋磟O歷來泥沙淤積的結果,根據考古學家推測,建造之初寺廟離地面約達90公尺。此外,寺廟中同時供奉釋迦牟尼佛、老子與孔子,是少見釋、道、儒並存的廟宇。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