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期|2008.11.24|記者:蔣德誼
深耕台灣 連結全球 兩岸交流迎新局
交通部次長張邱春特別蒞臨現場致詞並表示,希望藉由本次研討會,能夠凝聚各界共識,開創兩岸未來互利互惠新局面。

觀光局「二次江陳會後之新契機與挑戰」研討會

在各界的期盼之下,於今年6╱12以及11╱4所舉辦的兩次「江陳會談」當中,已分就兩岸觀光交流(大陸觀光客來台)、郵政合作、海運直航以及空運直航方面,達成多項共識並簽署協議。在逐步落實各項協議內容之後,未來將可大幅縮減兩岸人貨往返的時間及成本,於相互合作的基礎上,共同營造兩岸人民與產業發展之便捷性與利基。而為使各界人士更為充分地了解本次海峽兩岸協議之簽訂過程與具體成果,交通部特規劃辦理此研討會,除了詳細報告四大議題作說明外,也邀請產官學研各界人士進行研討,提出具體之因應與策略建議,以作為未來相關施政發展的重要依據和參考。

講題一:海峽兩岸空運協議成果與未來展望

主持人暨主講人:
交通部民航局副局長林信得
針對海峽兩岸空運協議,在二次江陳會所做出的重大突破主要包括:(一)新增北向航路:由雙方議定之航管交接點至東山雙向使用,相較於原本需繞經香港飛航情報區,桃園╱松山—上海可節省約62~64分鐘、至北京約可節省49~50分鐘。(二)平日包機增班增點:飛航頻率由週末包機增加為平日包機,航點由原本的8個新增為21個、班次由原本的每週36班增為108班。(三)開放兩岸貨運包機合作經營:台灣航點為桃園及高雄小港機場,大陸航點為上海浦東以及廣州白雲機場。採每月各30個班次往返,雙方航空公司採商業合作方式經營。
除了以上三點重大協議外,未來雙方也同意盡可能在半年內就定期客貨運航班作出安排,為以後可能之定期航班作準備;另外也同意開辦非營利性商務(公務)包機。林信德指出,兩岸直航航程的縮減除了飛行時間上的節省外,燃油成本亦可節省40~45%,粗估每小時約可省下40~80萬元,此外飛時減少亦可增加飛機與機組員的使用效率,進而減少航空公司的經營成本。
為兼顧地方與旅行社團體需求,民航局已協調立榮、復興以及華信航空3家同意,每家每週至少各有1班自松山及桃園以外之航點出發;中華以及長榮航空亦同意每週至少有1班需優先提供作為旅行社之團體旅遊包機。

與談人觀點

成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張有恆
兩岸直航協商的腳步雖然起步晚了,但機會永遠不嫌遲,政府除應儘快落實協商決議的具體措施外,針對包括第五航權的延遠權,以及飛安相關的管轄、通報、維修等機制也應加以著手,才能盡早確立保障台灣的競爭力。

交通部航政司專門委員劉詩宗
物流供應鏈在國家的經濟發展扮演關鍵的角色,台灣在全球物流市場中不能缺席,因此空運網路的建立以及提昇實為要務所在,希望藉由此次協商的突破進程,能夠強化台灣的總體經濟力,奠定更好的競爭基礎。 

北市航空運輸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蘇宏義
飛安對於航空業的經營至關重要,在飛安相關的規定以及制度上應當審慎處理。另外為更能落實協定內容,也希望針對業者經營面上的措施主管機關相關規範能加以放寬,俾便利操作。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組長林國顯
政府規劃「航空城」之計畫需要兩岸直航的落實才得以完整,台灣的人口、腹地有限,需要向外延伸才有發展前景,就社會面而言,兩岸通航正常化有助於雙邊的投資密度,台商也更能根留台灣。

講題二:海峽兩岸觀光協議成果與未來展望

自6╱13海基海協兩會簽署「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後,7╱18正式實施迄11╱13(17週)期間,計有37,036人次(1,429團次)大陸觀光客來台觀光,平均每日309人。其中有19,457人次之團體旅客為搭乘週末包機來台,佔全體之53.71%;經港、澳來台者有15,559人次,佔全部之42.75%;另自9╱30起經許可來台之大陸觀光客經由「小三通」途徑來台者則有1,286人次,占全部之3.53%。
而為使兩岸觀光交流更為順暢,觀光局已陸續開放包括簡化大陸旅客申請來台手續並放寬認定標準、放寬大陸觀光團自由活動時間從1日~1日半放寬為全部行程的1╱3、放寬離團規定以及金馬地區住宿及交通標準(大陸觀光團在金馬澎等地不受住宿觀光旅館及遊覽車車齡7年之限制);未來更將持續爭取包括擴大開放大陸人民來台旅遊省市、增加組團旅行社家數、放寬組團人數下限、增加大陸人民來台管道、放寬來台領隊證核發量等措施。

與談人觀點

台灣觀光學院校長李銘輝
陸客開放至今平均一天約為300人,根據WTO統計未來大陸出國旅遊人次將增為現有的4倍,仍然是十分具有潛力,而陸客實際來台大多反應行程受限多、申請手續繁雜,對於景點行程的滿意度相對而言較低,都值得主管機關以及業者思考改善。

遠雄悅來大飯店總經理王慶祺
旅遊品質的維持是旅遊業全體應有的共識,在旅館業方面,明年觀光局即將推動旅館的星級以及外文友善環境等評鑑,對於整體旅館品質的確立和整備有著相當的助益。對待陸客應當同時視為國際旅客水準,旅館也應有國際化的水準與經營。

觀光導遊協會理事長林燈燦
大陸旅遊為一買方市場,需追求旅遊業的永續經營,業者在事前的準備以及安排上仍有加強空間,由於尚在起步階段,對於FIT區塊的發展,包括領隊安排、併團等問題都尚未健全,腳步不宜過於急躁,建議針對團體旅遊發展深度行程,先求質再求量。

行家旅行社董事長海英倫
目前台灣方面雖已從8家擴張至50家可接待陸客之旅行社,但總量仍嫌不足;大陸組團社部分也希望能增加名額,儘早趨於普及化,對於增加來台的陸客人數會有最直接的效果,此外包括需求量最大的4星旅館設備加強、導遊心血的培養也是當務之急。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