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期|2007.12.27|記者:謝筱華
探索台灣休閒農業的未來與發展

2007ITF旅遊研討會 產官學齊力行銷邁向國際

2007台北國際旅展圓滿閉幕,除了屢創新高的參觀人次與交易數字外,台北國際旅展籌備委員會與台灣觀光協會的另一層目的,乃擴大台灣本土觀光產業的永續發展性,並活絡經濟效益。此次特別邀請產、官、學三方嘉賓共同探討台灣休閒農業的未來與發展趨勢,並以實際案例討論有效的經營模式,期許三方行銷能為台灣觀光旅遊提出新見解。

座談會當天吸引眾多旅遊同業與農業觀光經營者出席,顯現當今台灣國內的旅遊團塊有一股新的力量在爆發,大家渴求更有效的行銷方式、更實際的經濟效益與更久遠的經營模式,共同發展出台灣的地方特色,除了台灣遊客外更能吸引東南亞、東北亞甚至地球村內的每一位貴客。

取道國際經驗    永續發展台灣觀光 

透過一次次的旅展與旅遊方式的改變,欣見台灣的旅遊素質已大幅提升,旅遊交易會很成功、產品發表會更搶手,除了參展看熱鬧之外,專業人士懂得經營門道,並且有計畫的教育民眾與業者,掌握可發展性的國際空間,並帶動台灣本土企業走向國際、明瞭新的旅遊趨勢,告別從前旅遊的走馬看花模式,享受旅遊更高一層的深度與心靈沈澱。並且,最大的使命乃讓台灣觀光永續發展,可以看到未來的方向,這也是舉辦座談會交流的最大重點。

提升休閒農業   套裝經營效益加乘

在台灣,農業生產乃一級產業,若將初級產業提升到休閒農業,產值可加到約10倍的效益。若可適當串連農村的景觀、生態、休閒、慶典、農宅規劃、農機具、農耕活動特色,其中發展出趣味性、教育性、經濟發展的資源是相當可觀。在年齡層推廣中,也可落實「小學農村教學教育」,除了趣味知識性外也解決了休閒農場非假日門可羅雀的營運窘況。在休閒農場永續經營方面,如休閒農場園藝景觀強化與人力專業水準提升、獎勵休閒農業區、加強特色套裝商品的行銷、教育農場經營理念,實施星級認證制度,都可讓農場發展更上軌道。

全方位策略發展   跨越經營鴻溝

發展台灣觀光,除了讓政策與經營面結合外,要將農村當成可獲利的商品來經營才有生存空間。以獲利論調來說,客戶中80%是舊客戶,唯有追求20%才有利潤可發揮,農場的經營者必須有全方位的思考、確立行銷特色才有利基點,並且必須走出台灣才有方法拓增客源,從外部操作反推台灣。香格里拉休閒農場願意分享成功經驗,讓休閒農業走出台灣,多年來的經驗下,選擇東南亞(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為出發點,證實成果可觀,建議同業可參加國外展售會、製作多語版文宣並加強內部軟硬體準備,瞭解各國飲食民情與消費習慣、加強語言能力、落實貼心接待等等,必可創造經營藍海。

整合行銷提升品質    建構新時代

休閒農業已經是旅遊新勢力,農村旅遊的年齡層更下降至年輕朋友、兒童解說教育,全方面擴展台灣農業生活與土地情感體驗。以學界角度而言,「教育體驗的解說」是極重要的因素,讓遊客進行生態體驗(插秧)、農家生活住宿(民宿),造成新鮮感、滿足感,繼而留下忠誠度。目前農業推廣也走向「設備聯盟行銷」,休閒農場走向休閒農業區,告別單打獨鬥時代,包含套裝遊程輔以網路行銷(部落格、YouTube)、故事行銷渲染、分層分眾,甚至走向國際參展,吸引客源。休閒農業的經營觀念必須轉換,從人力資源著手,提升服務品質,強化基礎訓練、大手牽小手傳蚙[摩,以正確的休閒農場經營理念,共同提生產值與休閒,迎接體驗經濟時代。

提升農村社區營造    強化有機生活概念

當今的休閒農業不再是強調經濟功能,農業生產把農村生活結合自然生態,形成一個「三生」概念,並且為四級服務產業。2000年時台灣休閒農業發展猶如搭上特快車,至今進入知識性、體驗性的服務產業,迎合現代的體驗經濟時代。在廣大的休閒農業發展面向下,唯有強化農村社區營造,展現親和力,持續性發展有機生活概念才能源源不絕。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繼續帶領農業經營伙伴走向國際,進行市場開發的進行,目前東南亞市場已有43,111人次來到台灣進行休閒農業體驗,未來也會繼續落實人力資源開發、強化職能標準訓練與認證、提供休閒農場服務,擴展到小孩、銀髮族、青年朋友、國外僑團等客層,共同體驗台灣農村生活的休閒性,並結合土地滋養的環保概念,延續農業休閒永續發展的空間。

本網站報導之旅遊產品價格,屬於旅遊同業躉售營銷建議,不具旅行社資格之直客消費者,恕無法以該價購買,請另洽各業者直客服務單位。